谁能想到,那个曾经被美国政府喊打喊杀的中国应用TikTok,现在居然成了白宫的座上宾?这事儿,简直比电影还精彩!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,连我们的总统先生都亲自跑去白宫的TikTok账号上露脸了。这哪是什么“国家安全威胁”啊,分明是“真香”现场!
这背后,可不是什么偶然。从一个被嫌弃的“过街老鼠”,摇身一变成为权力中心争相拉拢的香饽饽,TikTok的这段经历,活生生给我们上了一课:在美国那儿,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,才是真正的底色。只要有利益,啥都能谈,啥都能变。
总统也“真香”了
我们回过头看看,就在几年前的2020年,总统先生那会儿可不是这个态度。他当时恨不得把TikTok直接封杀掉,理由是啥?“国家安全威胁”!说是担心中国政府会偷走美国老百姓的个人数据,搞得人心惶惶。
可现在呢?他老人家对TikTok的态度,那叫一个180度大转弯,快得你根本反应不过来。他甚至公开喊话,要“拯救”这个平台,不少人私下都说他“变脸比翻书还快”。
就在前不久的8月19日,白宫居然正式开通了TikTok官方账号。这可不是小事儿,象征意义太强了。更劲爆的是,首发视频里,总统先生本人亲自现身,背景音还用了他2016年那句标志性的“金句”——“我是你们的代言人”。这摆明了就是告诉全世界,白宫看上TikTok的巨大影响力了,而且还很重视。
这种转变,核心原因其实很简单,就是TikTok在美国那庞大的年轻用户群。这平台在美国有超过1.7亿用户,差不多覆盖了美国一半的人口,这意味着啥?意味着巨大的选票啊!
具体数据摆在那儿,在上次大选期间,总统先生相关的话题在TikTok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00亿次。他的TikTok账号也是粉丝蹭蹭涨,一下子就积累了几百万,传播能力简直是杠杠的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吕祥就说了,2024年大选期间,总统先生在18到24岁这个年龄段的选民支持率,比2020年增加了10%。这不就是TikTok给他竞选实实在在的助力吗?
还有啊,总统先生对Facebook那些老牌社交媒体一直耿耿于怀。2020年,他们可是封禁过他的账号,这仇他可一直记着呢。所以他现在公开支持TikTok,一部分原因也是想让那些曾经“拉偏架”的平台也尝尝苦头,这其中,多少带着点报复的意味。
所有这些都表明,总统先生对TikTok的态度转变,压根儿就是一场基于政治利益的精明算盘。平台从曾经的“国家安全威胁”,直接摇身一变,成了他竞选路上不可或缺的“重要资产”。这政治手腕,你不得不服。
“安全”面具下的真面目
你看,美国政府表面上把“国家安全”的大旗举得老高,一副要对TikTok痛下杀手的样子。可这套说辞,在TikTok强大的美国经济根基面前,立马就显得苍白无力,也彻底撕下了美国政治精英那层“双标”的遮羞布。
TikTok早就深入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了,它影响力大着呢。你知道吗?它为750万美国企业提供营销服务,帮着这些公司拓展市场,触达消费者。
这平台还直接创造了大约22.4万个美国就业岗位,给当地经济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活力。到了2023年,TikTok对美国GDP的贡献更是超过了240亿美元。
这么大一个经济体量摆在这儿,你真要强行把它剥离出去,或者彻底封禁,那对美国数字经济造成的损失,简直是无法估量的。所以啊,很多美国商家和内容创作者,那是强烈反对禁令的。
这其中,美国政治精英的“双标”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他们一边嘴上说着“言论自由”有多么重要,一边却想着去封禁一个拥有1.7亿美国用户、承载着大量民众表达的平台。你说这事儿,是不是有点搞不懂?
当TikTok用户发布关于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内容时,美国政客们就开始紧张兮兮地担忧所谓的“外国影响”。可他们对Facebook、X(以前叫推特)这些本土平台可能存在的潜在信息操控,却常常视而不见,甚至避而不谈。这让人不禁要问,“国家安全”这四个字,到底是为了谁的利益?
说白了,“国家安全”这块“遮羞布”,更多时候是用来保护本土科技巨头利益的。比如,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,为了打压TikTok,那可是投入了大量精力。
从2019年开始,扎克伯格就频繁地在各种场合渲染TikTok的“威胁”,还私下积极游说政客。他甚至在一次和总统先生的晚餐中,直接提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带来的“威胁”。
在国会听证会上,那些议员们对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的质询,简直被嘲讽为一场“猎巫”式的表演。这些对数字技术了解有限的政客们,在面对专业问题时显得笨拙不堪。
他们的表现,更像是为选民“演戏的小丑”,跟周受资面对整个国会时展现出的冷静和智慧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这进一步暴露了“国家安全”说辞背后,赤裸裸的利益驱动。
意想不到的“化学反应”
尽管面临政策高压,TikTok的禁令风波却意外地催生了一场中美民间交流的热潮。许多美国TikTok用户在担心禁令的情况下,竟然大量涌入中国的社交平台。
然后,前所未有的“对账”现象就出现了:中美网友直接比较两国的生活成本、工资水平,以及各种物价。这种不经过媒体过滤的直接交流,消除了不少误解。
它有力地证明,如果没有那些政治操弄和人为干预,国与国之间普通民众的理解和沟通,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。这种自发的互动,简直为双边关系带来了意外的积极效应。
博弈还在继续
白宫开通TikTok官方账号的举动,向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:所谓的“国家安全威胁”,其实可以是可谈判的筹码。只要有足够的政治利益,再严重的“威胁”也能摇身一变成为“合作伙伴”。
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,暴露了美国外交政策中投机和灵活调整的底色。对于TikTok的未来,尽管白宫入驻带来了积极信号,但它的走向仍充满变数。
一项要求字节跳动在特定期限内出售TikTok的法案,早前已经生效。如果不能按时卖掉,TikTok在美国就得彻底说拜拜了,而且违规的罚款那可不是小数目,分分钟让你破产。
但你猜怎么着?总统先生,就是我们现在这位,他可不是吃素的。他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给这个期限“续命”,把最后的大限推了又推。他先是延长了75天,到2025年4月5日;接着又二次延长75天,到2025年6月19日。然后,他又来了三次延长,直接推迟了90天,直到2025年9月17日。现在(据我们得到的消息),这第三次延期的期限,也就是9月17日,眼看就要到了。
与此同时,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埃德·马基,正在琢磨一项新的立法,叫《TikTok透明度与数据安全法案》。这个法案的目的,就是想探索有没有合法的途径,能避免触发全面的禁令。
法案内容包括要求TikTok在内容审核上保持透明,还得确保所有美国用户的数据,一个字节都不能传到境外去。虽然这法案还在起草阶段,还没正式进入立法程序,但这至少说明,国会内部还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,没完全放弃。
对于我国这边呢,外交部早就明确表态了:中方会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来处理相关问题。同时也呼吁美方,要给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经营提供一个开放、公平、公正而且不带歧视的营商环境。
笔者以为
TikTok从曾经的“被禁边缘”走到白宫的“座上宾”,这整个过程,活脱脱就是美国政治在现实利益面前灵活调整的生动写照。它再一次证明,“国家安全”这四个字,是如何被权力博弈所塑造和利用的。
白宫的这一举动,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:TikTok在美国的地位,已经稳固得不可逆转了。它将不再是简单的中国应用,更是美国数字生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展望未来,尽管可能还会面临各种挑战,但对于那1.7亿美国用户来说,TikTok能继续活下去,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。这也为全球数字经济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,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。
短线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